一心向北,理想不弃
——我的北理故事
曹俊维 重庆南开中学 精工书院
生之于南,一心向北
我常常想起我的中学,从一所普通的小学考到重庆南开,我的初高中时代过的是惬意的,母校给了我完整的周末、完整的假期、完整的中学时代。从初中到高一、高二,再从欣喜中夹杂着紧张的高三新年,到种下梦想种子的最后100天,再到共同体验青春力量的“五四”,一季的披星戴月,三年的春夏秋冬,十年的寒窗苦读,最终化为一封从北到南的通知书、化为一场自南向北的旅程。作别巴山蜀水,只为一心向北。
红色血脉,北理情怀
我对北理的初印象,始于一场讲座,高三那年,北理工毛二可院士回到他的母校——重庆南开(也是我的学校)做了一场关于雷达技术的报告,高屋建瓴,神采飞扬。北理人“延安根,军工魂”的红色基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第一次知道,北理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第一次知道天安门广场上的钢铁洪流是数不清的北理工人的奋斗心血。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毛院士慈祥的笑容,言谈举止之间颇有大师风范。我深深为先生矢志国防的担当所感动,为北理人的崇高理想所折服,从延安的黄土地走来,贫瘠没能让这所学校夭折,反而激励它发展壮大。当时,老师说:“在一代代北理人的明辨笃行中,北理工走出了一条中国共产党创办和领导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红色育人路”,一条矢志国防、服务战略的“强军报国路”,一条开放包容、交叉融合的“创新发展路”,如今正朝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力前行。”那是我梦中的大学啊!
而我对北理的“情结”,则始于北京。我第一次去北京是在热烈的夏天,长城的雄伟和故宫的华贵、天安门的肃穆和圆明园的哀伤、胡同四合院的老北京口音、密密麻麻的地铁轨道交通……记忆多少有些模糊,但我还是能记得走出首都机场时的万里碧空,那是山城重庆不曾有的宽广胸怀,器宇轩昂,那是我深爱的城市啊!
我一直认为,人生的旅途不在于长远,而在于精彩,不在于宽度,而在于高度和厚度!“胸怀壮志、明德精工、创新包容、时代担当。”我之所以选择北理,大概是被北理群星璀璨的校友、大国重器的荣耀所打动,被矢志国防的代代不倦的理想与灵魂所吸引。
无论是回校学长学姐的讲述,还是招生组老师给我的印象,亦或是两届我的北理故事宣传视频,都让我感受到“大学”的意义和北理人的情怀。“我们的梦想是经天纬地,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北理有足够宽广的平台和胸怀,海乃百川,挚诚地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每个优秀的你。
而如今,我也光荣地成为了一名思源团长,并率团获得了2020年北理思源奖的全校一等奖。在此,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德以明理,学以精工。少年意气,挥斥方遒。北理等待逐梦的你!
明德笃行,自强日新
人生底事, 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是北理工谆谆善诱的老师告诉我不要害怕学习上的困难,要耐心的整理和分析;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北理工有足够多的舞台和机会让我们每一位学子找到自己的专属领域,自信向上,那或是飞上蓝天的航模、或是驰骋赛道的战车、又或是假期五湖四海的游学访问;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北理工优秀的同学是最好的诤言,他时刻提醒着我不要放纵年华,研学无旁骛,珍惜年少时,学习不能松劲,要好好把握在这里的时光;悦由心生,乐由己出,北理工的辅导员们时刻关注着我们的成长,为我们的思想灵魂保驾护航。
我希望自己永远是积极的,明德笃行,自强日新。在北理桥上,在北湖岸边,我深知鲜衣怒马少年时的豪迈,更明白不负韶华行且知的期待。如今我在精工书院担任着学生团委的副书记,我和同学们一起努力,建设着我们的书院,建设着我们的北理工。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我一直不忘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学生工作和学习中做好平衡,做到极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我希望和满怀热忱的大家一起,和五湖四海的学子一道,珍惜北理的缘分,一直爱着这里。
杲杲秋阳,光照四方,我将在北理一往无前。
煌煌北理,毓秀钟灵
困难重重无所惧,修成正果终有时。我们走过的脚步,就是明天的历史;我们挥洒的汗水,才是青春的丰碑。煌煌北理吸引了一代又一代像我一样的学子,我与北理的相遇,是彼此最美好的缘分。
树德方以明辨事理,求学方以精致工巧。八十多年来,北京理工大学不仅立足于科学研究,更立足于树德育人。张军校长指出:培养共和国的脊梁是最大使命。而80多年来,北理工人从来不忘记自己的光荣与使命,身先垂范,奋斗在前。他们中有62岁奋战在零下40摄氏度的试验场的孙逢春院士,有86岁坚持在雷达科研第一线的毛二可院士,还有88岁仍然屹立在三尺讲台的王越院士……但更多的是数以万计战斗在祖国各行各业的优秀学子。国之所需,便是心之所向。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煌煌北理,毓秀钟灵。每一位身处北理工的同学和老师都感受着“润物细无声”般地熏陶——与党和人民的事业同频共振,与中华民族的复兴同向前行。
“高考带给你的仅仅是一张入场券,书写人生的笔由你把握。”这是我的北理故事招生宣传片的一句金句。而在不知不觉中,这支笔早已浸润了北理工的红色基因,写到了它的第81个年头……